采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全国优质资源的互联互通,符合国家教育宏观政策,也是今后教育软件领域发展的方向。
1.教育信息化的实质,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建设教育信息资源,这是教育信息化顺利发展的关键;建设教育信息网络系统,这是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基础;建设教育信息技术及应用的人才队伍,这是教信息化的成功之本;建设教育信息化成熟的网络应用模式,这是教育信息化的理想目标,所以推进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行政举措,更是科学技术和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谁抓住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动权,谁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主动权。
2. 应用架构
是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及物联网技术的校园综合应用平台,以服务中小学教师、学生及家长为主,是一个以云计算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以信息化和资源共建共享为手段,以实现教育公平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平台。平台涵盖了海量资源系统、教育管理系统、高效教学系统、互动空间系统等功能子系统,充分满足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各个方面的需求。
平台集“名校云”、“名师云”、“资源云”为一体,全国各地中小学可共同使用,真正做到各校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依托智慧校园云平台,能有效实现“校校有门户和平台,门户与平台一体化”、“班班有授课与录播系统,授课与录播系统一体化”、“人人有互动空间与移动应用,互动空间与移动应用一体化”,从而实现“学校个性化管理平台”、“校际资源共享平台”、“个人学习和成长空间”的建设,为学生、家长、教师、校长、教育管理部门及其他教育工作
从业人员提供学习、互动、教学、教育管理、教研等领域的信息化服务,真正做到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资源共享化、教育管理数字化、家校互动即时化。
3设计原则
高可靠性
平台的目标用户群体是广大的学生、教师及家长,这就要求平台应具备极高的可靠性,在平台设计时应按照运营要求进行负裁压力测试,能够应对高峰时刻的大流量访问,应提供多利容灾设计方案以确保平台可以提供 7x24 小时不间断服务,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要求安装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上进行分级部署,并且可以方便地通过服务器负载均衡进行平台使用人数的扩展。
技术先进性
平台设计既要采用超前思维、先进技术和系统工程方法,又要注意思维的合理性、技术的可行性和方法的正确性。平台的设计不但要能够反映当今的进行技术和理念,而且具有发展潜力,符合教育信息化当前应用需求及未来发展特点,能够保证未来若干年后内占据行业主导地位。同时,平台设计要考虑技术先进性与成熟性并重,保证平台应用的稳定性。
开放性
平台设计须遵循高度开放原则,平台中除自身提供的多种应用服务外,应为第三方软件应用接入提供简单、便捷的接口,以便接入其他厂商的各项服务:平台应提供包含消息服务、用户和权限管理服务等访问接口,外部系统通过集成与接口平台,访问系统的共享信息,以实现
系统间的集成与互操作。
标准化
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应该符合业界主流技术标准,使其对网络的硬件环境、通信环境、软件环境、操作平台的依赖度降到最低:同时应符合教育管理业务及教学标准。
可扩展性
为了适应数字化校园应用不断拓展的需求,应用平台的软硬件环境必须具备良好的平滑可扩展性,方便附加功能的扩展,使平台具有极好的升级发展空间和扩展性。
安全性
在应用平台设计中,即要充分考虑信息资源的共享,更要注意信息资源的保护和隔离,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等。